历史故事
清朝前大事记
更新时间:2024-04-17 08:43

北朝

北魏始光八年(431)

北魏灭赫连氏大夏国,在今吴堡全境和绥德东部设政和县。县治在今本县杨家塬村。

北魏二十八年(451)

从吴堡方言大量存在“ng”声、“γ”韵和“”韵及一百年后改名延陵县推断:《南史·纪二》记载南民北迁“万余家以北”,其中有定居在本境者。①

太和元年(477)

五月,地震有声如雷。

延昌二年(513)

政和县隶于东夏州朔方郡。

西魏废帝元年(552)

政和县改名延陵县。县治未变,时称延陵村。

开皇十七年(595)

延陵县改为延福县,县治未变。

大业三年(607)

延福县隶属雕阴郡(郡治在上县,即今绥德)。

大业十三年(617)

三月,隋将粱师都夺雕阴等三郡称帝。(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册60页)

武德六年(623)

四月,段德操战败粱师都,收括延福县在内的雕阴等三郡(见“民国”十八年《横山县志·纪事志》)。同年,延福县境内权设北吉州硬归义、洛阳二县,罗州及石罗、开善、万福三县,匡州及安定、源泉二县。贞观二年(628)撤三州七县。

五代十国

广顺元年(951)

夏州节度使李彝殷归附北汉。延福县归北汉,修吴堡水寨。

开宝九年(976)

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领兵攻破北汉吴堡寨,杀戮700人,俘寨主侯遇。(见元脱脱等《宋史·列传》外国一,40册)

至道三年(997)

延福县属定难军绥州。

景佑五年(1038)

西夏建立,吴堡寨归属。

治平四年(1067)

克夏,收复吴堡寨,归神木营。

熙宁年间(1068~1077)

又失于西夏。

元丰四年(1081)

宋收复葭芦、吴堡、义合、米脂、浮图、塞门等六寨。(《纲鉴易知录》卷12)

元丰六年(1083)

吴堡寨划给石州(今山西离石)定胡县(县治在今山西柳林县孟门)。

元符二年(1099)

今佳县设立晋宁军。大观三年(1109)定胡县割隶晋宁军。

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1129)〕

金将娄室攻占晋宁军,吴堡寨自在其中。(见《纲鉴易知录》第七册卷78)

天会十五年(1137)

寨主折彦若重修吴堡寨。山下的水寨毁坏,“恨无力以坚新”。(旧城东下人马《摩崖谨记》)

正大三年(1226)

吴堡寨升吴堡县,隶属葭州。8年后,全被蒙古族统治者灭亡,吴堡境被占。

至元元年(1264)

撤销吴堡县。

至元二年(1265)

又置吴堡县。

至元二十八年(1291)

吴堡县升吴州

元贞元年(1295)

撤吴州,复名吴堡县。

大德七年(1303)

地震,房屋摇摆。

洪武元箪至六年(1368~1373)

吴堡隶于延安路葭州。

从山西省洪洞县北官庄移来高卯,定居在今上高家庄村。

洪武七年(1374)

十一月,吴堡改隶绥德州。

洪武十年(1377)

撤销吴堡县置,辖地并归绥德州。

洪武十三年(1380)

十一月,恢复吴堡县置,隶于延安府葭州。

洪武十四年(1381)

知县范平仲经理城隍庙和县衙。

正统初年(1436)

在今宋家川设立河西驿。弘治年间(1488~1505)迁移绥德瓦舍峪。

弘治十四年(1501)

正月初一,地震。

嘉靖六年(1527)

山西永宁州贾家垣(今属柳林县)贾朝迁入吴堡,定居在今贾家山村。今吴堡贾姓居民,全属其后代。

嘉靖十五年(1536)

知县刘经理重修县城。

嘉靖十七年(1538)

知县张弛经理再修县城。

嘉靖十九年(1540)

知县张弛设置证学堂:延安府同知赵时宁题碑,将张弛比作张载,证学堂比作绿野堂。

嘉靖三十三年(1554)

知县李辂领导补修四门并于门匾题字。东门:观澜;西门:熙暤;南门:景阳;北门:迎恩。

万历二年(1574)

饥民载道。

万历五年(1577)

饥民载道。

万历廿一年(1593)

饥民载道。

万历二十七年(1599)

地大震。

万历三十二年(1604)

饥民载道。

万历三十五年(1607)

知县杜邦泰倡修县城并筑东门楼,称“生聚”。

万历三十六年(1608)

杜邦泰在杜桥西摩崖题刻“流觞池”。

万历四十二年(1614)

知县卢文鸿在任增修西门楼并题名“威远”。

同年移设城东下渡口,复设李家沟渡口,由北城门楼移真武庙于北门外。

万历四十三年(1615)

移南门外文昌宫至城内县治东,题名“文昌阁”。同时迁建龙王庙于北门外。

天启元年(1621)

霍氏兄弟三人从安定红石峁移至吴堡定居,为本县霍家始祖。

天启六年(1626)

修旧城下人马大路。

崇祯元年(1628)

陕北大饥。

崇祯二年(1629)

农民起义军“千万成群”,攻打县城不下。

同年,天大旱,斗米银五钱。为明代全陕西最严重的灾荒。

崇祯三年(1630)

农民军攻克川口虎头寨(今红寨子)。

崇祯四年(1631)

本县白家塌子村白文选参加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崇祯六年(1633)

巡抚张伯鲸提请将绥德瓦舍峪驿移于本县杨家店。

崇祯七年(1634)

张献忠封白文选为前军都督。

冬,地大震。

崇祯十七年(1644)

“蝗虫吃田人瘟疫,父子不顾各东西,黑豆穿在线上卖,捞得河柴上秤分。

顺治元年(1644)

吴堡县由延安府直隶。

顺治八年(1651)

川口薛蕴芝中辛卯科进士。

顺治十年(1653)

地震。

顺治十四年(1657)

知县纪克明与本籍进士薛蕴芝第一次编纂《吴堡县志》。(未付印。散佚)

顺治十八年(1661)

南明永历十五年,巩昌王白文选降清。

康熙六年(1667)

康熙封白文选为一品光禄大夫。

康熙十三年(1674)

白文选卒。

康熙卅六年(1697)

大旱,无收。

康熙四十八年(1709)

本县拔贡贾琦增修县志。(未付印,散佚)

康熙五十二年(1713)

大旱,免征粮。

康熙六十年(1721)

大旱,无收,黎民食草根。

雍正三年(1726)

吴堡由延安府直隶改属葭州。

雍正五年(1727)

民饥,妻离子散,各不相顾。

雍正八年(1730)

知县詹绍德始建常平仓。

乾隆元年(1736)

吴堡改属绥德直隶州。

乾隆二年(1737)

岁饥。

乾隆三年(1738)

岁饥。冬,地震。

乾隆十一年(1746)

白嵘(白家塌子村人)由西安知府升任延绥道台。

乾隆十三年(1748)

民饥。

乾隆十六年(1751)

贾天禄(贾家山村人)中辛未科进士。

乾隆二十四年(1759)

春夏大旱,田禾干枯,妻离子散,人食人之事时有所闻。

乾隆三十一年(1766)

知县倪祥麟题四门匾额:南门有二,外门:石城。内门:重巽。东西北各一,分别为:闻涛、明溪、望泽。

乾隆三十四年(1769)

扩建吴堡城墙竣工。知县倪祥麟调离。

乾隆四十八年(1783)

天大旱,籽种无回。饥饿甚,死者无数。

嘉庆五年(1800)

大旱。

道光元年(1821)

知县陈元杰修书院,既成。题门匾日:“兴文书院”。

道光二十二年(1842)

农历六月十五日,黄河大发洪水,横沟村河道东移。

道光二十七年(1847)

谭瑀主编的《吴堡县志》刻版付印成书,历时3年。

咸丰六年(1856)

七月,黄河泛滥。

同治六年(1867)

农历四月廿六日回民军进入宋家川。同年,攻破仁和、霍家沟二寨,杀数百人。

同年,狼极多,人畜被伤者不少。

同年冬,黄河冰封。(赵尔巽《清史稿·陈湜传》)

同治七年(1868)

回民军来至本县辛家塬,与县团练接战,团练不支退走。

回民军又到贾家山,贾占魁全家奋战,因寡不敌众,父女皆死。

同治十一年(1872)

大旱,三分收成。

同治十二年(1873)

三分收成,黎民流离一半。

光绪元年(1875)

农历三月,光绪帝下诏:括吴堡等州县,农民所欠地丁,课征正耗银两,本色粮草,全行豁免。(见《光绪朝东华录》第一册30页)

光绪三年(1877)

天大旱,直至次年八月间。斗米钱五串,斗麦四串三;饥民载道,饿毙甚众,人相食,狼遍野。

光绪五年(1879)

农历五月十二日寅时地震。

光绪十一年(1885)

腊月初十日,黄河结冰桥一个时辰,解封后发大水,汆船数十只。水退后,冰凌堆积丈余高,船不能行。

光绪十三年(1887)

大旱,饥民载道。

光绪十四年(1888)

吴堡增设六乡义学。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宋家川设厘金局。分四卡:延川县延水关,绥德县西河驿,吴堡县辛家沟、康家塌。

光绪二十六年(1900)

陕西大旱,灾情仅次光绪三年。

光绪三十年(1904)

天主教传入县境。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将本县兴文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首任校长霍含章。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四月,本县设邮寄代办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