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2020年两会特别报道>> 专题发言>> 正文

因地制宜,科学决策,量力而行,切实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
发布时间:2020-04-21    来源:吴堡县人民政府

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薛爱琴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区框架不断扩大,城镇人口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机动车拥有量也快速增长,在车辆不断增多的同时,也带来停车难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各部门加大了城市道路改造提升的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公共停车位的建设 但是,面对机动车数量的高速增长,道路和公共停车位建设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尤其在办公、酒店、餐饮、超市、住宅相对集中的地段,停车难问题更为突出。部分商场、饭店门前和人口密集的社区无公共停车场,停车位也较少,现有车位明显少于所需停车数量,无序停车造成交通拥堵,并且因为停车引发的各种矛盾和摩擦也时有发生,给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城区小型汽车保有量15000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数量仍会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趋严重。

为此,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从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等几方面入手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优化城区停车位、实施完成了佳吴路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在建的地下人防工程(建成后可停300辆车)、市政道路改造、磁悬浮立体停车场已经纳入2020年重大前期项目(建成后可容纳490辆车)以及重要路段上下班时段实行单行等一系列的重点项目和重要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县城市停车位缺口仍然较大,停车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一些划定的临时停车位,数量有限,有的还挤占了道路车行道,使这些路段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分流不畅,并且因为停车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和摩擦时有发生,给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造成部分路段停车难、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是城区立地条件差,可利用的闲置土地少之又少,停车场地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停车泊位非常少,停车供需矛盾特别突出,造成机动车占道停车、乱停车现象时有发生,上下班车流量高峰时段县城拥堵问题较为突出。为进一步缓解我县日益严重的“停车难”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配建公共停车场

坚持规划先行,将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计划相衔接,科学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布局。

一是对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中心街区等人口密集场所应配建、增建地下和地上停车场,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尤其是正在建设的地下人防工程、2020年重大前期项目磁悬浮立体停车场等项目,力争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力争尽快、尽早建成投用,以缓解城区 “停车难”的问题。

二是提高新建项目的停车设施配建标准。对于新建的居民小区设立居民停车位和车库,并且将公共停车设施纳入小区统一规划和建设。建设过程和竣工验收全程进行监督,切实保障新建项目按照标准建设停车设施,使新建居民小区能够消化自身停车问题。

三是加大停车设施配套建设投入。在规划新建的公共停车场中,加大地下停车场的建设比例,将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人防应急工程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对现有地面停车场,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和扩建。同时,逐步完善停车管理基础设施。

二、强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停车场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停车场管理,整合资源、挖掘存量,鼓励沿街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

一是大力整顿停车市场秩序,规范道路停车管理。全面提升县城停车场建设管理水平,按照合理分工和相对集中的原则,从建设、执法、行业管理及运营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停车管理职责,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停车管理依法行政和体制机制创新。取缔路边摊位,特别是长期占道售卖的水果摊点,查清长期占用道路经营为所欲为的原因所在,还车位于公有;对于长期占用公共停车位的僵尸车辆要进行清除,不能让公共资源由少数人据为己有。整治店外占道经营影响行人,迫使行人不得不在机动车道行走而致车辆行驶缓慢造成拥堵。对于长期在人行道停放和机关出入口停放的车辆(如电信公司门前人行道、人大政协机关门前人行道、旧财政局门前人行道,电信公司门口人行道,农业银行门口人行道)应由有关部门坚决取缔,还路于民。破旧车辆、摩托车以及画地为笼霸占公共停车位的要随时清理,使有限的停车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虽然解决不了停车位紧张的困难,但至少可以提高停车位的周转率和利用率。

二是加强对停车行业的统一、协调和综合管理。对全县停车场建设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按照科学配置资源、合理调控需求、规范管理收益的总体要求,在综合考虑资源占用成本、交通结构调控成本、设施建设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等因素基础上,完善公共停车场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停车价格定价和调整办法,严格规范停车收费管理。

三是根据县城车流和人流的情况,对车流、人流大的重点区域单位庭院规划停车场、划定临时停车位,面向社会开放,并协调周边宾馆、酒店向市民开放停车场,有效缓解县城中心区域停车难的压力。

四是要扫清里外街通道障碍,使车辆及时分流。柏树坪至鑫源大厦里外街留有许多通道,但要么停靠车辆阻断通行,要么摆放设施影响通行,影响车辆分流和停放。

三、加大投入,不断扩大公共停车位

当前,要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重点应通过合理规划中心城区停车设施布局、制定合理的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实行中心城区停车控制、加大停车场管理及违法停车处罚等措施来实现。

一是以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专业化为目标。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提高停车场综合经济效益,推进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加快形成完整的停车产业链,推动停车场建设实现良性循环。根据人流和车流情况,尽快规划建立一些功能齐全的停车场,有效缓解县城中心区域停车难的压力。要结合人防工程建设,大力建设地下停车场,有必要在新建商业街区及商贸市场配套修建地下地上停车场。

二是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应列入政府工作年度计划。完善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用地供给、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等保障机制及措施,适当加大对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项目,尽快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

三是加快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应遵循布局合理、满足需求、保留用地、落实地域的原则,保证城市停车发展的必要空间。实施政府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对参与停车场建设的投资主体加以扶持,将其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扶持停车场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形成政府、集体、个人投资一齐上,使城区规划的社会停车场逐步建成投入使用。以快速推进我县的公共停车场的建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