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随着气温的变化,
污染物扩散条件趋向不利,
污染形势较春夏更为严峻,
我们如何严守秋冬季“好气质”呢?
近日,吴堡县放出环保大招,制定了《吴堡县2023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部署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十大行动” 。此次行动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PM10浓度为主要目标,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确保全县秋冬季期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具体内容吧↓↓↓
一、散煤治理专项行动
1.加大经营性燃煤设施整治。对禁煤区内各类经营性场所的燃煤设施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排查整治,发现一处,拆改一处。
2.开展城区燃煤设施整治。对城区居民燃煤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强化对未完成煤改电(气)居民的监管力度,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加强宣传教育,坚决杜绝在禁煤区内出现使用散煤现象,县政府空气自动监测站和三完小空气自动监测站两个站点周边要严管严控。
3.集中整治散煤经营网点。督促储煤场做好降尘喷淋、车辆冲洗、场地硬化等抑尘措施,常态化对散煤经营网点开展集中整治,对销售、加工高污染燃料等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严厉打击非法销售点和加工点转移经营、打游击战等行为。
4.加快推进清洁取暖改造。严格按照《榆林市2023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加快构建以集中供热、天然气供热为主,电热、光热、风热等为辅的清洁取暖体系。
二、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1.强化施工工地(商砼站)精细化管控。建立动态管理清单,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之百”要求。规范渣土车运输管理,制定渣土车扬尘专项整治执法方案,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行动,严厉查处非法运输、抛撒滴漏、带泥上路、高尖装载等行为。当遇4级以上大风等不利天气时,城区所有工地需停止土石方作业和渣土运输。
2.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治理。每月对扬尘排放工业企业进行细致排查,督促工业企业严格落实扬尘治理措施,严禁露天装卸作业和物料干法作业,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超标排放、恶意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惩处,情节严重者实施驻厂督办,拒不执行的实行按日连续处罚并依法责令停产整治或报请县政府审核后予以关闭。
3.开展裸露土地整治。全面开展建成区裸露土地排查,建立清单台账,按照“宜盖则盖、宜硬则硬、宜绿则绿”原则,制定年度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分类实施整治。对短期裸地(3个月及以内)采取临时覆盖措施,中长期裸地(4—6个月)采取临时性绿植覆盖和透水铺装,长期裸地(6个月以上)进行全面硬化或绿化。
4.加大城区街道(道路)清扫保洁。持续加大城区道路吸尘式(湿法)机械化清扫力度,对外环路以及城区、工地、物料堆场、渣土消纳场等出入口加大冲洗保洁力度。秋冬季适时开展道路洒水、雾炮降尘作业,降雪天气及时清理道路积雪,防止融雪过程中造成颗粒物污染。
三、锅炉综合整治行动
1.严格执行《陕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61/1226-2018)》要求,巩固燃煤锅炉拆改和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成效。
四、油烟专项治理行动
1.加大餐饮业及露天作业整治。督促餐饮门店(产生油烟)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每月定期清洗维护,建立台账。严肃查处擅自停用或不规范使用油烟净化装置等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者责令整改,并依法处罚,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
五、“散乱污”治理专项行动
1.每月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行动,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依规查处、关停和取缔,杜绝出现“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等现象。
六、V0Cs治理专项行动
1.以加油站、汽修企业等为重点,针对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非正常工况、产品VOCs含量等开展排查检查和帮扶指导,提高VOCs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加油站及油品储运销环节专项检查整治,严厉打击劣质油品和黑加油站(点),对不按要求安装油气回收装置或销售不达标产品的加油站依法查处。
七、烟花爆竹管控行动
1.合理划定并逐步扩大烟花爆竹禁(限)放区域,加强烟花爆竹管控,针对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等特殊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八、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行动
1.加强尾气综合治理。严格机动车环检监管,加强路检路查,对黄标车、农用三轮车等高排放车辆进行严格管制,强化交通疏导分流,最大限度减少机动车尾气怠速排放污染。深入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超标排放排查整治,督促各场所规范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对使用超标排放机械者从严查处。
九、秸秆禁烧管控行动
1.坚持疏堵结合,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强化各镇(办)主体责任,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村(社区)等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巡查检查,切实做到空间覆盖无空白、责任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消除污染隐患。2.坚持疏堵结合,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强化各镇(办)主体责任,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村(社区)等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巡查检查,切实做到空间覆盖无空白、责任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消除污染隐患。
十、应对重污染天气管控行动
1.强化会商研判,稳步提高污染天气预测预报准确率,及时发布污染预警信息,制定应急管控措施,突出重点精准减排、分级差异管控,确保“削峰降频”。加强污染天气执法监督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应急减排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