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俗
更新时间:2024-04-17 08:43

 

吴堡县多以山涧渗流水和泉水为井。甜水较多,但含氟量较大,牙多黄色。“三道塬”用水困难,现在多有提水设备,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

土地革命以前,穷富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兼商地主、富农掌握了农村的经济命脉,穷人日食糠稗以充饥。故有“糠菜半年粮”,“糠、受苦人的钢”之谚。

1935年春,斗地主、分田地,穷苦人有了土地,特别是在1942年大生产运动开始后,人人有饭吃,一般农户吃上高粱饭、米饭。但因土地十分瘠薄,十年九旱,百姓仍得苦渡灾荒,家家糠炒面必备,青黄不接时仍得吞糠咽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组织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力发展,一般农户能吃到小米捞饭。

1958年,一段时期刮共产风,吃大锅饭,“增产”不增收,浪费粮食也不少,饮食急转下降。

遇灾荒国家调粮赈济,未发生饿死人现象。

1955年、1965年、1974年、1984年国家4次大调粮,农民生活比较安定。

19761989年,由于水坝地和梯田等基本农田面积扩大,加上科学种田和广种两薯(红薯、马铃薯)等因素,农业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再没有备“糠炒面”的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种植不下指令性指标,扬长避短,谷子种植面积普遍增加,家家有小米,户户有饲草;养殖业大发展,商品化生产扩大,自食能力普遍提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普遍开展“一村一品”等活动,是一种新气象、新面貌、新趋势。

逢年过节,“扁食”是上品,油糕、长豆面羊肉臊子次之。真米馍替代了玉米馍。“糠菜半年粮”变为“两薯半年粮”。群众卖了红枣、黄豆买白面,饮食结构大大改善。小孩、产妇的饮食水平显著提高。

待客常用饭谱:扁食、抻面、长豆面、鸡蛋煎饼等。无传统名产,缺风味小吃。

生火做饭以柴禾、煤炭为主。农民从古至今,暖季一日三餐,寒季一日两餐。

 

本县贫穷,人民生活历来俭朴。饮料以白水为主。旧社会讲究点的人饮白开水,农民和小孩夏秋以冷水方便,随便饮用,往往遭病。50年代市场上出现了热水瓶,逐渐饮用开水。改革开放世富以来,饮料已经普及,饮水机也已进入农家。

平时吃白面时,以面汤为饮,不另作汤。吃蒸馍时以稀粥为汤。大年正月,亲友上门,婚嫁“迎送”客人,丧葬待应唱礼先生,才用茶水。乾隆年间,酿酒技术传入横沟等村,逢年过节,富户争相购买,婚丧大事普遍开始用酒。

解放前,兼商地主、富农,到岁终年初时,多饮“白酒”、“黄酒”(米酒),大年正月十五日和廿三日晚饭,中等户以上吃“油茶泡扁食”。也有不带油的茶,即以米面炒黄,加水搅汤作成,实质是米茶。购买茶叶者极罕见。伺应病人和挂育婴幼儿童,冬用黑糖,春秋用黄糖,夏用白糖。

盛夏酷暑。喝“绿豆米汤”,谢火解渴;寒冬数九,多饮黄酒(米酒),润肺止咳。另外,“钱钱汤”似有地方风味。

现在,随着生活改善,城乡待客都是“一水二茶三酒四饭”,婚丧大事更丰盛。

城镇居民开始饮用茶水、“小香槟”、“汽水”等饮料。青年一代嗜好饮啤酒。大多数农民还没有饮茶习惯。桔子汁之类的饮料只当看望病人、老人的礼物。

服饰 帽饰首饰

1949年前百姓穿衣多为自织土布,个别兼商地主、富农穿丝绸和“洋布”。妇女多以务棉花、纺花织布为业。因此,织布机、纺花车、轴子、缠线拐子、梭子等家具家家必备。先制作机线、纾线,冬、春两季上机。贫户自织自穿,中等户倒花卖布,富户雇工。夏则男穿白,女穿素。春秋穿挟衣,多染为蓝、黑、灰等色。冬穿棉,色以蓝、黑为多。染布,富户送染坊,穷人黑豆水或干草水自煮。祛扣多为自结。老年男子和妇女多穿偏襟袄,内穿“兜肚。少儿多护胸围,当地叫“陪帔”。栽桑养蚕之户,一般制作水线,供做鞋纳帮子、缉鞋口用,其余出售。只有富户偶有穿丝绸的,也不是自织。

冬天御寒,多穿山羊皮袄,富户穿羔筒狐皮领大衣。

解放前,少男留马鬃,戴间色瓜瓣有沿帽;少女留一辫,不戴帽。中青年男子热天多剃光头戴白色瓜壳帽,针织品上市以来,多向前绾结“羊肚子”手巾,或揩汗、遮阳,或遮雨、御寒。青年女子多留短帽盖,上田或上场纶毛巾。中年妇女蓄发上髻。老年男子多剃光头,富者戴深色瓜壳帽,穷者冬戴毡帽。老年妇女脑后多留圆形发髻,当地叫“纂纂”,上黑色网罩,冬天戴黑色光壳帽,“纂纂”露外。农人热天上地,多戴白布大沿帽,穷困者戴麦荐荐编织的草帽。

鞋袜一般自做。麻绳纳底,水线(丝线)纳帮,青年妇女多扎花,一般是红花绿鞋,其余均为黑色。只有服孝时穿白鞋。男子夏不穿袜,女子终年不脱袜,忌讳赤脚。农业学大寨时期,妇女多上山搞“三田”建设,扎花之类无暇顾及。改革开放以来,扎花之类又有抬头,卖鞋垫的也不乏其人。

铺盖,旧前穷人有被元褥,被子一般为红色土布;特贫户溜光簟席;中等户铺山羊毛毡;富裕户铺绵羊毛毡、并着有毛毯、褥子。妇女多戴手镯、耳环。特富者戴银项圈、金戒指、金耳坠;男子戴玉镯。老年男妇随身戴“挖耳子”、“挑牙尖”。小孩男的戴脚镯,女的戴小手镯。娇养值贵的戴“成人牌”,意为保锁。改革开放世富后,“三金一银”(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银手镯)已非奢侈之物,多有戴金手镯者。近年来,也有戴高级手表者。

50年代,衣布从商店购买为主,自织土布为辅,青少年女子穿花,男子多穿“学生蓝”、“海昌蓝”。青年男子多戴八角帽,从市布发展到斜纹、咔叽。以条绒、回绒为时髦,婚嫁必备。衣服时兴宽大。

60年代,不种棉花多以商店买布着身,农村缝纫机吃香。以毛哔叽,凡力丁和胶鞋最时髦,婚嫁必备,衣服时兴短窄。

70年代,棉花全部从商店购买,纺花织布者寥寥无几。以化纤布、的确良最为时髦,婚嫁必备“二氅”、毛衣、缝纫机和的确良等。

80年代初,涤纶、涤卡最为时髦。婚嫁必备毛呢子和其它成衣、绸缎被子。婚嫁不要手镯,改为手表。县城偶有穿西装的。80年代末,多买成衣穿,缝纫机销售量下降,青年男女穿西装者逐年增多。

青年农民大都戴上了手表,唯老年妇女偶有戴手镯的。改革开放以来,手机逐渐普及,手表不再时兴,手镯却日益兴盛。

 

解放前住宅纯系窑洞。“土石参半,墙壁略为泥抹,百不一墁”。由于土地私有,宅基地难选,不分阳背,只按“风鉴先生”的意思确定方位。现在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多选阳湾山崖处臿地基,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窑洞有四种类型:

顶门窗土窑。此多为特贫者元力修建,地基就绪后开高3米、宽0.7的长方形土口,12米后旋成拱形,陶空3.4米左右。留土炕,挖洞和烟洞。自然干燥后,上安0.7米见方的一个窗子,下安一扇门,麻纸糊以后便能居住,冬暖夏凉。但光线太暗,泥糊抹面,很不雅观。

大门窗石窑。纯粹用石头圈成高3.4米左右,宽3米至3.5米的拱形窑洞,多为610米深。火炕另盘,形式自取,定有“尺八的锅台二尺的炕”之高低规格。“狗窝、卧下狗、烟洞转开斗,出烟一袖口,风刮如雷吼。”这是烟洞的标准。此种窑洞大门大窗,经久耐用,光线好,吴堡后乡比较多。用料和门面歪好,主要取决于凿面子粗细。解放前富户多一寸三錾,特富者上马头石,盖厦檐,顶“露明柱”。穷者手锤科四正即可,甚至有垒“人”字墙面的。全县以宋家条村的石窑为最。宋家川、南山上、砖窑山有天才石,自然白色花面,不需要錾刻,只要凿四正即可。门窗以平樯为主梁,上面是半圆,下面方形窗子和门。门有单扇和双扇两种形式。

大门窗接口土窑。沿黄河一带,胶土多,质硬而油性大,取石也容易,先铲开崖面,留下土楦。接1.7米左右深的石窑口,大小和纯石窑一样。隆冬时节,倒楦,跟上窑口的方向、高低、宽窄打窑洞,留土炕。深浅随便,以土质好坏、人口多少而自定。深窑为掌炕、浅窑为厢炕。三条炕洞,直通烟囱,连接灶堂。面石好坏,差别也很大,土窑洞一般要上箍,防止土质干裂下榻。麦秸泥抹数次,后用麦壳子软泥抹一次,干后便能居住。现在内部多石灰或白垩土粉刷。此种窑洞,土石参半,耐风雨侵蚀,冬暖夏凉,二八月温和,胜过纯石窑,多为农家喜爱。但要有胶土山,黄土山切不可打窑洞。门窗形式和结构同前。

大门窗泥结窑。吴堡三道塬,取石不易,黄土又不能打洞,过去只能用麦秸土参水作坯,晒干后圈窑。这种窑洞,纯土结构,最怕秋雨绵绵。现在新修,多为砖石结构。

吴堡富户讲究“四合院”,或者三孔一院,或者五孔一院。有的另做厢窑、倒座窑或马棚。择向建大门,俗称“楼门”。旧社会,大门按身世决定式样和装饰。

解放后农民修建窑洞,水平普遍提高,很少有顶门窗土窑。1965年、1981年是两个修建高潮。1965年多为假厦檐,1981年多为戴砖瓦帽子。农村向着“三眼窑洞石面面,砖砌围墙一圈圈,花果林木一片片,油漆炕围花边边”发展。

夏天住宿与厨房分室,冬天做饭住宿同室,一举两得。锅灶都备风匣,生火用麦秸和羊子吃罢的剩秸,烧水煮饭主要靠煤炭。解放前穷人买不起煤炭,靠崖畔、石畔砍柴取暖做饭。炭由山西碛口、孟门买。沿河村庄摆渡过黄河,经营煤炭,农民多在冬闲时驴驮、肩挑、背背,河畔上的贫穷户也在冬闲时贩炭,送到集镇,后乡人卖掉粮食买炭。现在交通方便,手扶拖拉机村村有,农民从此不要为担背煤炭而发愁。

家里摆设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农村有大立柜、组合柜、橱柜、写字台、沙发的农户日渐增多。传统摆设见“器用”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打工成潮,窑洞多已空下。得党的“三农”政策之惠,近年来“六位一体”大发展,家家红门绿窗,铁门砖墙。

 

吴堡石山戴土帽,岩石裸露,沟壑纵横,道路崎岖。

1935年前,无一寸公路,交通不便,步履维艰。取水驴驮人背,所以皆备水架、木桶。本世纪20年代前出生的妇女都是小脚。土地革命前妇女很少下地,也不赶集会,回娘家骑毛驴;男子多步行。富户人家出门不分男女骑骡马。

解放后,交通日趋方便,三道塬农户得天独厚,先置架子车。现在,沿公路农户多有自行车。宋家川、岔上、辛家沟三镇有环县班车开放,进县城一般乘汽车。乡乡通公路,村村都有小四轮,专搞运输,一日步行百八十里者再难见到。随着五金铁业的发展,农村普遍用镀锌铁皮水桶,使用方便,背背改肩挑,牲畜也不驮水了。

 

1949年前,吴堡人民的器用水平基本处于封建社会的落后状态。人们对于生活器具的要求,不讲究精美,而重在经济实用。民间流行的各种器具,大部分属于生活必需品,质量低劣,形制简陋朴实。

50年代起,人们的器用要求才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饮食器具在器具构成中居于首位。主要包括:饮餐器具、食粮加工器具、食物储放器具等八九个方面。

1、饮餐器具

炉具有炉灶、炉盘(俗称燎盘子)、铁锨儿、火炷、风箱等。

炉灶 家庭做饭的炉灶一般土石作方形炉台,石板旋口盖面,炉台纵面开口送柴炭,俗称“平火”。从灶火口到烟洞由柴炭口、炉腔、火口、炉坑(俗称底灶)、烟口(俗称猫巷)、炕洞、“狗窝”、烟洞八个部分构成一个火灶综合体。柴炭入口,高30厘米,宽20厘米。炉腔大小以人口多少、锅的大小而定,一般家庭用直径0.6米至0.8米的生铁锅。近年来一般家庭人口不多,0.8米的大锅基本淘汰。火口是炉腔与炉坑的通道,安放炉盘(生铁铸制)或三棱炉条(45根平行搭成),上送风匣鼓出的气,下漏炉灰。炉坑储存炉灰,大小不等。烟口要小,只能卧下猫,故称“猫巷”。炕洞是烟口直通烟囱的三条坑道,一般宽0.3米,深0.3米,长度依炕长短而不一。狗窝的位置在三条炕洞末尾汇合处,紧靠窑腿壁下,外呈凸形,里面是坑窖,与烟洞连接。“狗窝卧下狗”,形象说明狗窝的大小。烟洞要垂直,下宽上窄,送出脑畔,还要高出脑畔1米,俗称“擢烟洞”。

还有一种叫“抱蛋火”,其他结构一样,只是风匣吹出的气,直走火口,不经炉坑。炉坑与炉盘通道处卡一个石蛋,拉风匣遏止空气下漏,漏灰渣时用火炷顶起。此种炉灶,风力集中,省柴炭。但漏灰不太方便。

风箱 吴堡人民历史上一直沿用风箱,风直吹到炉坑或火口,风箱以松木板,尤其是经久日晒雨淋的松木板最好,受冷、热、潮后不易变形开缝。改革开放以来,好多人家涌上来鼓风机。

火炷、通条 铁件,柄把直短,前身弯而长尖形,用于通火,民间比较普遍。通条多用于立火(火口在炉台上面),民间除办婚、丧事多用立火外,平时不用。

小铁锨 装有木柄。专门用于臿炭上火。

烹煮器具。以锅为主。此外,还有鏊、笼等。

 煮饭用。铁锅为主。有大、小之别。大锅(直径0.6米以上)一般固定安放在炉腔,小锅有耳锅、驼锅。锅形大体相似,锅口敞大,底小。蒸馍时用烬箅,多至两层。80年代前,一般配有石板旋成的圆形锅盖,也有用高粱秆荐纳制的圆形锅盖。80年代开始,广用铁、铝锅盖。

 即蒸笼。一般木制品多,有三层、五层不等,民间少,机关、团体多,进入80年代,个别户也有用小蒸笼的。

铜茶壶 由熟铜制成,腹大底小,壶嘴圆稍弯。这种壶容量小,壶底较厚,但导热较快。50年代前,富户一般有铜茶壶,还有氽壶,其为圆形直筒铜制品,长40厘米,口筒圆径6厘米,容量比茶壶更小,用于烧开水。50年代开始,这两种壶逐渐淘汰,由铝壶代替。

案刀、案板、擀面杖等灶具与各地相似,其余灶具有一定地方特色。

饸饹床 旧式饸饹床主要由木料构成。由床身、饸饹臼、木杆铁鼻和压杆组成。床身似凳,饸饹臼挖在床身上。臼底一般是铁制。木杆分杆头、杆身、杆柄三节。杆柄为榫状,可以插入压杆的长方孔里。前腿透出床身。上面装有直形铁鼻,将压杆插入孔内固定。这种饸饹床一般形体较大,且笨重。80年代开始,逐渐改为木制小型轻便饸饹床。也有铁制小巧的饸饹床。但饸饹床并非家户都有,多为转相借用。

饭勺 习惯常用有木、铁、铜三种。木勺多为柳木制做。50年代前,农户一般使用木勺,富户用铜勺;50年代后,木勺基本淘汰,普遍流行用铁勺;进入70年代,铝勺增多,民间铁铝勺皆用;1 980年铜勺流行,又被人们广泛使用。

马勺 舀水器具。习惯上多用铜马勺,50年代以来,铜器日益减少,铁马勺普遍流行,以后又被铝制品替代。近几年来,铜马勺又开始流行,为群众所喜爱。

饭铲 传统饭铲有铁匙、铜匙两种。

笊篱 传统多为铜笊篱。头柄皆系铜质。进入50年代,铜器减少,铁笊篱广泛流行。70年代以来,铝制笊篱普及,铁笊篱趋于淘汰。80年代,铜制笊篱流行,现在铁、铝、铜三种笊篱皆用。

吴堡种植马铃薯多,粮菜兼用,煮饭、礤丝蒸丸子、炒马铃薯丝、片等。故境内广泛流行礤具:主要有礤子、刮刀等。

礤子 是最常见的一种礤具。礤刀用方形铁皮制成,中间隆起,上面有许多翘起的鱼鳞状薄刀,四边装有木框,框两端伸出作手扶。将马铃薯,萝卜等礤成短片丝、条,一种礤片丝,一种礤条丝。

刮刀 是铁皮制成半圆尖形,中间有一条礤刀,柄把呈圆形。用于刮削马铃薯、萝卜等根茎菜的外皮。

面盆 历史上民间流行圆瓷盆,平底大口,盆沿向外荷出。

蒜臼 用于捣蒜,系粗瓷制品。形似笔筒,内无釉,皮较厚。此外,还有石制品,经久耐用。

抿膙床、擦膙床有铜、铁两种,形似礤床,但较大,只在锅上用,不在盆上用。

70年代开始,各种铝制品炊具,如铝锅、铝壶、铝勺等逐渐普及,80年代,铜制品炊具增多。铁制炊具易生锈,日趋淘汰。

日用餐具,主要是瓷碗和竹筷。碗有大小、粗细之别。70年代以前一般使用粗瓷碗,有海老碗、花碗、白碗等。竹筷分白竹筷、红漆竹筷,前者是自家平时用,后者喜庆大事待客用。

海老碗 是一种大型饭碗。口径20厘米左右,相当于普通饭碗的两倍。境内普遍流行,整壮劳力使用。

花碗 白底蓝花粗瓷碗。

白碗 属纯白色粗瓷碗。

细瓷碗 旧时专用待客,现也有自用的。

另外,还有一种小孩碗,有粗瓷小碗和木碗等。60年代以来,搪瓷碗和塑料碗流行,木碗少见。

民间使用的茶具,有铜炉壶、茶壶和茶盅。

铜炉壶 铜制品,口、底形小,腹大呈弧形,腹侧呈弯形小嘴,用于待客泡茶,这种壶在民间富裕户使用者多。

茶壶 形似铜炉壶瓷制品。

茶盅 专用喝米酒、米茶。50年代前,普遍流行粗瓷茶具;60年代以来,细瓷茶具逐渐普及。哺乳期儿童用玻璃奶壶。

2、粮食加工器具

70后代以前,民间的粮食基本靠手工工具进行加工。历来多用石碾、石磨,但不是家户必备,特别碾子大而笨重,一般贫困户晃力安装,抬一盘碾子需动用100多人,仅给吃两顿饭需米面近一石左右。故有“千家碾子,万户磨”的俗语。

 境内流行穿心碾。碾滚中心有一个窟窿,用一根坚硬圆木(枣木最佳)作为碾杆,贯穿碾滚中孔,两头露出杆头。碾盘中心装有竖轴(碾管心),碾杆上开两个口,铁制搭钩,由竖轴襻套在碾管心,固定在碾杆上。这种碾子,碾盘是一块整体大石圆盘,圆径一般为2米左右,厚度0.2米左右。其特点是:碾滚粮食轻便,工效较高,一般用人力或畜力推曳。主要用途是:碾谷子、糜子,碾压米面、黄豆钱钱。

 境内流行石磨。分上下两扇,下扇固定在磨盘上,磨直径为0.6米至0.7米左右,厚度为20厘米左右。上扇左侧三分之一的地方留有磨眼(粮食输入的孔道)。下扇中心安放磨轴(俗名磨钵脐),用木制,轴上套铁圈,上扇中心与下扇磨轴留有相吻合的圆眼。加钢铁圆圈,磨扇上下皆有瓜瓣形的磨齿排列,齿条深约50毫米,齿棱上尖下宽。上扇又称磨脑,在磨脑右侧安放磨杆,磨铁环套在上扇两侧磨把上即可掀动。这种磨较笨重。人力推磨比较辛苦,民间多用畜力推磨。主委用途是:磨小麦、高粱、豆类等面。进入70年代,集体购买磨粉机、碾米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近几年由于加工业责任制落实差,机器多毁弃,农民多使用碾、磨加工粮食。

笸箩 罗面器具,用柳条编成。一般为圆形。口大底稍小,口径1米左右。

罗床 俗称罗面架,筛面辅助器具。床身是两根木条,两端装木板为腿,形低投影似“井”。还有用树上自然生的叉形木,稍加修饰即可。形似“丫”。筛面时将罗放在罗架上来回推拉。

 俗称罗子,筛面器具,圆形,由罗框和罗底组成。罗框通用柳木制做。罗底有粗细之分,料质优劣不等。用马尾、丝编织的粗箩底和铁丝编织的细箩底,料质较差;料质较好的是铜丝罗底。

簸箕 普遍用柳条编制,有大、中、小多种规格。

 俗称筛子,境内多用沙柳条、桑卜条编制,大小规格不等,多为圆形。编条紧密者为上品,用于淘米、麦。编条稀松者为次,临时存放薯类、瓜菜等。

3、储放食物器具

瓮和石仓是最基本的储粮器具。

 粗瓷制品。瓮内外多为黑青色。规格以斗划分,有:石瓮、l8斗瓮;1石以上的瓮不多。瓮上均配有圆石盖。瓮是储粮最好器具。用泥密封石盖边沿缝隙,可以长期保存,不致生虫或霉烂。68斗以上的瓮多放原粮。6斗以下的瓮用来存放成品粮,或腌菜、做水瓮等。

 俗名仓子,取石条件好的村庄,旧时富户多有石仓。用质量好的石板,经过加工做成,有正方、长方形。这种石仓容量大,密封不如瓮好。

存放烹调原料的容具,有坛子和各种瓷罐、瓷钵,质料与瓷瓮相同。

坛子 有三节坛、大肚坛、小盖坛。三节坛,形似瓮身磬口,容量与三斗瓮差不多;大肚坛,口、底两头小,肚大呈弧形,容量与二斗小瓮相近;小盖坛,与大肚坛相似,形体小,一般用于腌韭菜、葱叶、芫荽等调料。过去,农户用三节坛、大肚坛存酸醋。50年代前,食醋基本是靠家庭自行酿造。50年代后,普遍食用商品醋。现在,把坛子作为储粮、腌菜用具。

瓷罐 小的用来送饭,大的储放调料。

瓷钵 是家庭使用的桌上小型调料容器。形状多种多样:有简式、瓶式,有的上面制有手提单耳,还有四个钵同座连接在一起的组合瓷钵,另有似南瓜瓣形的瓷钵,上面带盖,形似瓜蒂。主要用于盛放油、盐、酱、醋等。进入80年代,逐渐为各种玻璃杯和细瓷杯取代。

手提肩扛的器具,有布袋、箢篼等。

布袋 旧式布袋,有黑山羊毛口袋,毛褡裢和线布袋。毛口袋分4斗、5斗、6斗三种。60年代开始,逐渐被麻袋和粗线布口袋取代。

箢篼 俗名箢子。用柳条编结成的圆形和长圆方形的提粮用具。提梁用柳木加工成窄薄木板,曲成半圆形插进箢子两面对称边沿,用铁钉加固,柳条攀缠,结实耐用。这种箢子现在已少见。

竹篮60年代以来,从外地流入境内。有元宝形篮和长竹篮,部分户使用。

4、量 具

传统量具有斗、升、合。多为木制品,形如棱台。

 多是方斗,或口大于底,或底大于口,做一横木为提柄。一般容量为15公斤至20公斤。

 形似斗,容量为1.5公斤至2公斤左右。以斗定升。

 形似升。以升定合,通常是2合一体,中间分夹,每夹为一合。

50年代以来,由于秤普及,斗、升少用;合,只在田间拌籽用。

5、针黹器用

一般针黹器具与他地相同,如针、锥、剪刀、顶针和木尺。另外,还有粉线,拨吊和熨铁等。

粉线 在布料上打线的器具。袋内装色粉的小布包,中间穿一条可抽拉的线。

拨吊 一种简单的捻毛线器具。由铁钩和木槌组成,呈倒“丁”字形。铁钩垂直装在木槌中间,使用时,将铁钩挂在线料上,用手拨动锤旋转,即可捻纺成毛线或麻绳。主要用于捻纺毛线。

线柁 一种简单的搓捻缝合棉线的器用。

楦头 即鞋楦、袜楦,木制品。按脚型做成的模具,鞋楦通常前脚、后跟分开。绱鞋用来撑起鞋帮;补袜底用的楦头是一个整体。

熨铁 境内流行长柄熨铁,体呈扁棱锥形,用时尖沿衣物缝合处运行。

70年代以来,鞋楦头、拨吊等器具,家户使用日益减少。

6、居卧器用

卧具:境内普遍习惯睡土炕。炕下面有三条洞,一为烧火煮饭烟火运行的坑道;二为冬天取暖所需。土炕散热慢,故有“窑暖一盘炕的”民谚。历来民间没睡床的习惯,个别户有一种单板床,只在夏季白天休息卧睡,或收放铺盖,故叫“铺盖床”。

另外,还有被褥、席子等。

被子1950年前,普遍用土布被子、一般用红、蓝颜料煮染的土布作被面,也有自织的花篮格土布作被面。被里多用浅灰色土布。中间壮棉花或驼毛,成人被子面积2米×1.6米。1950年以来,土布为市布取代。被面一般用红市布或花哔叽布,被里采用白市布。现在,新婚夫妇用丝绸被面。

褥子 有大褥子、小褥子两种。大褥子相当于床垫,多以陈年棉絮和次质的新棉花填芯。一般用花条布,或小花布作面料,四周用黑布镶边。小褥子用一幅布料缝制,或者利用旧布作面料,一般给小孩铺。境内习惯一人一被。1950年以后,褥子才普遍使用。

枕头 一般多取蓝布或黑布做枕皮,两头用红布或花布作枕顶,内用谷皮或荞麦皮填芯。旧前,新婚夫妇,娘家特意缝陪二人枕头。

炕席 即席子。是土炕上最下边的铺垫物品。在60年代以前,民间所铺席子是妇女冬闲时间,用高粱荐杆破壳(水浸数日)削穰,用外壳皮根据炕的大小编织成席子。这种席子的特点是:美观、大方、耐用。进入60年代,配种高粱取代了土种高粱,个低杆粗不宜编织席子,遂买进芦苇席子取代。1940年前,贫者只铺炕席,常年卧席就寝。

 有绵毡、沙毡(即山羊毛毡)两种。绵毡是绵羊毛制成,美观、大方、耐用;沙毡是山羊毛制成,多为灰黑色,毛质粗,次于绵毡。此外,还有一种牛毛毡,呈淡红色。由于牛毛少,其毡使用不普遍。毡是炕席上第二层铺垫,是最适合土炕的铺垫物品。可以防潮湿,保温性强,为人们所喜爱。

7、取暖用具

冬季取暖,普遍赖以室内灶火及炕发热为主。另外,还有一种笨重的铁火炉(又称风炉),这种铁火炉,除个别富裕户因住宅阴暗,在严冬季节加温取暖,一般户不用。

8、照明器用

50年代以前,境内照明普遍点蓖麻油灯。用灯盏盛油,点棉花捻。50年代以后,煤油灯取代蓖麻油灯。

1978年少部分村庄开始电灯照明,至1989年全县1 13个村庄实现电灯照明,其余108个村庄仍使用煤油灯。改革开放以来,基本实现电气化。

夜行灯具,有木灯笼和马灯,现在基本淘汰,改用手电筒。

家具、礼具

1.家具

民间流行的旧式家具,多数是清末和民国初年的制品。这些家具的造型和结构普遍保留着明、清家具的风格,并具有本地特色,油漆以油木为主,不加繁缛的雕刻和纹饰。选料多取柳木、水桐木。桌腿多用槐木、椿木,椅子普遍用柳木。特富户购有山西汾阳核桃木家具。

桌子 有方桌、书桌、条桌等。

方桌、书桌 这两种桌子都是正方形,区别在桌面以下部分。方桌的边框下面装有桌牙,桌腿四面有弓形式结构,这种方巢又称“炕桌”,待客时用。杀猪羊时也用此桌。书桌小于方桌,盖形为正方形,一般有一个抽屉,正面靠抽屉两条桌腿上方装两片耳形木片。

条桌 盖面是一块平整的长方形木板。宽约40厘米,长2米左右。桌面多为平板,也有两头卷云的。前面装两个抽屉,这种桌通常陈设在炕对侧地面。

 分平箱和洋箱两种,形体为长方形。主要区别在箱沿上,平箱前盖沿略向外伸出;洋箱的盖、底沿都向外伸出边沿,比平箱好看、大方,现在民间多用洋箱式。也有箱盖上安有“折铁”的“捧盖箱”,底盖都不露沿。

 称立柜,这种柜一般高达2.2米左右。两扇门,柜内分上中下三层,最下面一层为柜箱,存放量多,四条方形直立腿,柜门下方嵌有雕刻的花板(俗称插花板)。一般户只陈设一支单柜;富者为两支立柜,两柜之间上半截是财神阁,门扇上雕刻“孔雀戏牡丹”等图案。下半截是连接财神阁的两扇门带两屉柜,这是组合结构家具,是民间的上等摆设。近代从山西汾阳传入“平面柜”,多为核桃木,上有较大的铜“嵌镜”。

坐具种类较多,有太师椅、罗圈椅,小板凳、方凳、长板凳等。

50年代以来,除书桌、小板凳、长板凳继续流行外,其余旧式家具一般不再制做。民间普遍制做家具有:大洋箱、单人靠椅、三屉柜、炕桌等。近几年日益风行的西式家具不在其列。

2.礼具

木盘、瓷碟 在传统习惯中,盘子、碟子是祭礼时陈设供品的器具。多在喜庆活动或宴请客人时用作餐具。50年代前,普遍使用粗瓷制品;50年代以后,细瓷盘、搪瓷盘逐渐普及。

木盘 是婚丧事宴端饭菜的器具。长方形,四边有框式棱沿,一般施朱漆。

卫生器具

1.洗具

洗脸盆 60年代以前,普遍用铁盆洗脸。此外,还有铜盆。铁盆和铜盆形制相似,盆口呈喇叭形。60年代以来,搪瓷洗脸盆逐渐普及,铁盆、铜盆相继淘汰。

洗脸巾 过去民间以土布布块作洗脸巾,进入50年代以后,以毛巾代替。

猪胰子 民间多用猪胰同碱面融合一起共捣为泥作圆形或长方形块,洗脸常用猪胰子去污。后来猪胰子被肥皂、香皂取代。

2.梳妆器具

过去妇女的梳妆器具一般有小镜、镜匣、梳子、篦梳、粉箔等。富户设有“穿衣镜”。60年代以来,这些器具多为新商品取代。

3.洗衣器具

洗衣盆 过去普遍使用粗瓷浅大盆。60年代铁盆开始普及。现在铝盆、塑胶盆日益普及。

棒槌 捶布棒,木制品,把柄为圆形,前身呈扁形。洗衣被时,用其捶打,加速去污;衣被将干时,放在布石上捶打,使衣被舒展。

白土子 即白垩土。过去洗白布衫和白被里,多用白土水浆衣,以达到不易沾污的作用。洗衣普遍用碱面,以后逐步用肥皂、洗衣粉取代。

4.清扫器具

笤帚 糜穗去粒(俗称笤帚糜)制作,先把笤帚糜分成五节用麻绳束紧,再将笤帚把末端的残杆用刀削成光圆形。这种笤帚样式好看,使用灵便,易扫耐用。主要用于扫炕。

扫帚 地夫子苗长成熟后,经过简单加工而成。用于扫脚地、院。

锅刷 将高粱穗颗粒搓净,用绳扎两道箍,穗为刷稍,杆为握把。加工简单,经济实用。

此外,还有鸡毛掸等。

其它器物

水桶50年代前,普遍使用木桶。木桶分担水桶和驮桶。担水木桶,外有三道铁箍,七装木提梁;驮桶,形比担水木桶大,外加大道铁箍,盖与底相似,只是盖顶靠桶沿边开一口,以便装水和倒水用。这种驮桶在高原上居户多用,一般用畜力驮运。至60年代,木水桶和木驮桶被铁皮水桶取代。

箩筐 俗称笸篮。多用桑条编制成四系筐子,也有用粗沙柳编制的,近年也用柠条编制。这种笸篮用于担挑送粪,担薯块、萝卜等。还有圆筐、长方圆筐,用于拣枣,摘梨、果,摘豆角等。

横笼 呈长方形,原料同上,用来收干饲草。

扁担 多用椿木、柳木、刺槐木制成。

睡车 俗称“摇车”,幼儿卧具。用两根1米长方木条夹一块木板,车把头翘起,木板下加45根横木条。夏季多用。一周岁以下幼儿睡上,大人用手轻轻上下扶压,既催眠,又凉爽。

艾绳 即用艾蒿编成的绳。夏夜点燃驱蚊。改革开放以来,电子驱蚊进入家户。

风门 一般在双扇门外安风门,以美观和挡风为主。下半部装薄木板,上半部嵌窗棂,窗棂上糊白纸。

此外,还有草帽、伞、布门帘、竹帘等。

礼 节

吴堡十家九亲,十分好客。亲戚朋友上门,热情接待。人们认为,亲朋上门是喜事。也是光荣,是亲密的表现,也是对自己看得起的标志。如果亲友远离不上门,是生活破落和穷的象征;是被人瞧不起的无声评论;或者是孤僻寡情的性格所致。故俗称 “元亲元友,不成体统”。

吴堡群众十分注意礼节。吃饭见人要让食,走路遇客要问讯,乘坐牲口要下坐,叫长辈要带称谓。平时来客,一般开门迎接,让客人先进。随之敬水敬烟,举座和留饭,以示礼貌。有客进门,不能睡着不起答话,如是,视为不礼貌。

远族爷孙之间,弟和嫂之间,女婿和旁系小舅子、妻爷爷之间可以开玩笑。其他关系者若开玩笑,认为不礼貌、不严肃、不正当。

旧前女人不上地,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打破男耕女织的分工规范,因此,妇女的封建思想越来越少,见识越来越广,赶集上会和男子一样。

吴堡做客十分注意礼节,有十忌:

一忌开门不进家。在吴堡老乡家作客。开门要立即进家,不能开门后探头探脑,东张西望。这样做会引起主人的不满,俗话说“朝回瞅,变红牛。”这是对这种行为的咒骂。

二忌上炕不脱鞋。客人在主人家中上炕时切记要将鞋脱掉(小脚”老太婆不脱)。常言说:“上炕不脱鞋,惹得主家说出来。”这是说客人不脱鞋,主人是会感到很为难的。

三忌笑声不开朗。如果在主人家中说话,发笑时一定要笑声开朗,不能闭住嘴靠鼻子发笑。这是对主人最大的不礼貌。有“鼻子笑人没深浅”之说。

四忌衣帽不整洁。去别人家中做客,不论穿坏穿好,穿新穿旧,主人是不会讲究的(因为人有贫有富,生活水平有高有低)。但都要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说明一个人爱好不爱好,否则会留下“癞流溻水”的印象。

五忌自傲不尊老。如果家中有老人(父母、祖父母)或其他高龄客人,要主动搭话、问好。

六忌孤僻不爱小。如主人家中有小孩,要有意地去逗一逗,头上摸一摸,抱一抱或亲一亲,引起小孩的高兴、喜笑,不能恐吓小孩。

七忌晚辈吃饭坐上席。在主人家中吃饭,一般人是不能坐上席的,只有长辈客人或老年客人才可以坐上席。如是同辈客人,虽然主人谦让,但只能与主人平席而坐。如是晚辈,还应主动请长辈的主人或客人坐上席。

八忌抢先动碗筷。在主人家吃饭,不能独自先吃,虽然主人再三催让,但还是应该招呼全家人都来吃,至少要与陪同自己的主人一齐开始吃。如同时有几个客人在坐,一般要等待他人吃饱后方可放碗筷。要先放碗筷,必须说:“你们慢慢吃”。主人一般是要等待客人都放下碗筷吃饱后,才往下放碗,这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

九忌问人伤悲事。在主人家谈话,一般不问一些引起主人悲伤的事情,问悲伤的事情会引起痛苦的回忆,形成沉默的场面。如无意间引起悲伤,也要安慰他们,让他们尽量想开点,并想办法使他们尽快高兴起来。

十忌走时不告别。做客完了,动身回家时,一定要向全家人告别。并邀请他们抽时间也来做客。这样,在你走时,他们会全家人将你送出大门。千万不要不辞而别。

另外,忌送别亲友后扫炕扫脚地,因为死了人肯洒扫。

吴堡人“礼尚往来”,收别人礼物后要还礼。病人好了以后,也要给病床上看望者还礼,或者请吃饭。

 

春节前后,小娃娃放风筝、踢毽子、捉迷藏、“打瓦”、“撩泼鞋”、打铜钱、放风车、“打汉奸”(打螺转)。夏天夜晚“跑山窝”、“骑骡架”,耍弓箭、“吹管子”。现在这种玩耍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打扑克、下棋、跳皮筋、打纸宝、弹玻璃球等。近年来,大人打麻将成风,春节前后,大多数人闲下来了,打麻将的更多。

土地革命时期,到处唱红军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盛行陕北民歌,歌唱自由,歌唱新生活。说评书、踢毽子、打花棍普遍流行。

50年代,盛行演歌剧,《王贵与李香香》、《刘巧团圆》、《小姑贤》、《梁秋燕》,风行全县。60年代,盛行电影。70年代,推行江青反革命集团炮制的“小靳庄经验”,规定在劳动后开展文体活动,农民疲惫不堪。现在广播、电视、收录机增多,农民自编自唱者很少。这几年,婚丧大事,庙会节日,吹手盛行。

吴堡人爱看晋剧,爱听民歌,爱唱“信天游”,爱胳蹴下聊天、听故事。

春节娱乐活动、学校文娱活动,从建立陕甘宁边区时期开始活跃。(详见《文化文物志》、《艺文志》)